淮政办〔2021〕12号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明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1年
重点工作责任领导及责任单位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区农场、原种场,区政府各部门: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为确保全面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1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区政府办公室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由区政府领导牵头协调,责任单位和部门负责落实。请各责任部门和单位按照目标任务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强化保障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并于2021年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前分别报送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的落实情况。
一、坚持创新发展、多端发力,加快增长动能转换
1.持续开展产业集聚区低效闲置用地整治提升行动,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面推进“二次创业”,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责任领导:董鸿
责任单位:产业集聚区、工信局、税务局、自然资源局、发改委
2.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申报技术专利,建设研发中心,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大力推进“三大改造”,力争技改投入增加20%以上,打造一批智慧车间、智能工厂。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的高科技企业和“头部企业”。
责任领导:丁永华
责任单位:区工信局、自然资源局、招商局、产业集聚区
3.广泛吸纳创新人才,在工资待遇、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建设一支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为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领导:董鸿
责任单位:区人社局、住建局、教体局
4.坚持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抓好以“三十工程”为核心的16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6亿元以上,以大项目促进大投资、拉动大增长。重点推进河南联塑民用管道二期、华玖健康食品生产基地、北京达源环保设备产业示范基地、河南鸿品重工等一批重大在建项目,加快推动龙湖湿地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引江济淮淮阳配套工程等一批重大新上项目,确保项目如期推进、投产达效。围绕新基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文化旅游、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形成“谋划一批、落地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推进机制。
责任领导:董鸿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招商局、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淮阳分局、水利局、综合投资公司、产业集聚区
5.立足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新型消费,提升传统消费。
责任领导:董鸿、丁永华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商务局
6.加强文旅消费供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打造太昊陵、海洋文化公园商贸圈,加快佰家姓文化旅游城、中州华鼎五星级酒店、博群五星级酒店、希尔顿四星级酒店、百城天地商业综合体建设,带动商贸、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发展。培育会展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型消费,积极创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
责任领导:刘大明、李俊志
责任单位:区文改委、文广旅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特色商业区、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
7.大力发展网络消费,打造“E家陈州”网销品牌,推广“直播带货”,丰富消费业态模式。
责任领导:丁永华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二、坚持“一城”标准、向心发展,加快融入中心城区
8.加快周淮快速通道建设。
责任领导:朱希炎
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王店乡、产业集聚区
9.谋划弦歌路、陈风路、朝祖大道等城市道路延伸项目,尽快与市中心城区平安路、文昌大道、武盛大道互联互通。
责任领导: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10.推动周淮路教育园区规划建设,高标准筹建河南智慧能源职业学院。
责任领导:朱希炎、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自然资源局
11.积极对接市中心城区市政管网,带动周淮中间地带快速城镇化,进一步拉大淮阳城区框架,加快融入市中心城区步伐。
责任领导: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局
12.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大力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建设宜居、生态、精致、韧性之城。
责任领导: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局、文明办
13.实施翰林路、经十路、蓍草路等道路建设工程,加快29个老旧小区、14条老旧道路和地下管网改造,完成城区7条水系治理,新建12处街头游园,实施古蔡河体育公园、环龙湖健走步道建设项目,打造宜居环境。高标准完成羲皇大道、朝祖大道、龙都快速通道、周淮路、G106王店北至文昌大道段景观改造项目。
责任领导: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
14.实施弦歌路、六艺阁路景观带绿化提升工程,打造“一路一景”。
责任领导: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
15.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经营秩序、停车秩序三大“围点攻坚”行动。
责任领导:齐长军、王乾辉
责任单位:区城管局、住建局、公安局
16.加强环卫精细化管理,再新建一批标准化公厕、垃圾中转站,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加快污水管网改造与提升工程,确保污水应收尽收、污泥全部处置到位。
责任领导: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
17.统一规范城区商户门头店招设置,加强城区便民服务点管理。
责任领导: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城管局
18.建设火车站农贸市场、淮柘路屠宰市场、明仁路小吃市场、五沈路建材市场、从庄宠物花卉市场5个专业市场。
责任领导:余长坤
责任单位: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
19.提升智慧城管水平,实施数字城市智慧停车项目,新建17处停车场,统一停车位管理,破解群众“停车难”问题。建立共享单车市场化竞争管理机制,依法治理三轮车乱停乱行现象。
责任领导: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城管局、住建局、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办公室
20.完善城市交通服务基础设施,实施环城物流港项目,建设城市公交换乘站,让群众出行更加畅通便利。
责任领导:朱希炎
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三、坚持培育提升、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产业体系
21.实施塑料制品和装备制造强链、延链、补链行动,加快河南联塑民用管道二期、中恒信塑料管道生产、河南鸿品重工钢结构制造、欧邦机械设备生产、北京达源环保设备生产项目建设,配套引进上下游企业,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打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创建“中国塑料制品之城”。
责任领导:丁永华
责任单位:区工信局、产业集聚区
22.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积极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帮扶龙都药业增产增效,加快鑫谷生物科技项目建设,注重引进一批规模大、创新强的国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培育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群。
责任领导:朱希炎、丁永华
责任单位:产业集聚区、工信局、发改委、招商局
23.积极引导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双石纺织、华玖健康等项目建设。
责任领导:丁永华
责任单位:区工信局、产业集聚区
24.全面落实区级配套奖扶资金,鼓励产业集聚区传统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扩大产能效能。
责任领导:董鸿 丁永华
责任单位:区工信局、产业集聚区
25.加快安岭教育用品产业园、刘振屯板材加工区建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抱团发展,形成一批规模以上企业。
责任领导:丁永华
责任单位:区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安岭镇、刘振屯乡
26.打好“全域旅游、特色产业、文化节庆”三张牌。以创建中华太昊伏羲始祖圣地旅游区5A级景区为载体,实施“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环境整治、智慧旅游建设”三大工程,推动景区提档升级,打造老庄元典文化旅游核心区。依法加强龙湖生态保护,对照“杭州西湖”“西溪湿地”景区标准,聘请国内一流团队,高水平设计《龙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高质量实施龙湖湿地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将龙湖风景区打造成享誉国内的“中原明珠”。加快推进平粮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深入挖掘时庄遗址历史文化价值。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加快太极水镇、龙湖珍稀植物园、乌木文化展馆、太昊之光文创园等项目落地,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发挥“老家河南·五朵金花”协作体作用,高水平筹办好第十五届龙湖赏荷旅游月,扩大淮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责任领导:刘大明、李俊志
责任单位:区文改委、文广旅局、发改委、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龙湖风景名胜区保护中心、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淮阳分局、城关镇
四、坚持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27.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力做好扶贫产业、稳岗就业、兜底保障后续扶持等工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投入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撤。重点抓好扶贫项目建设,运维好145个村级光伏电站、62个村级扶贫车间、78个大棚冷库等产业项目,确保效益不减少、产业不断档。
责任领导:黄河
责任单位:区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发改委、民政局、医保局、人社局、残联、产业集聚区、各乡镇(场)
28.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证22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稳定在20亿斤以上。加大“四优四化”力度,发展优质小麦15万亩、优质花生50万亩、优质瓜菜26万亩、优质草畜55万头,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坚持“三链同构”“五优联动”,全面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责任领导:黄河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产业集聚区、各乡镇(场)
29.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大力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行动,以S324、S216等交通干线为主轴,重点发展规模果蔬、花卉苗木、仓储物流等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农村工作精品示范带。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特色种植业,持续实施“百万亩花生种植大区”计划,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夯实乡村产业“基石”。
责任领导:黄河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发改委、扶贫办、文广旅局、产业集聚区、各乡镇(场)
30.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责任领导:齐长军
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产业集聚区、各乡镇(场)
31.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村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农村水系连通“三大工程”,改造农村厕所2万座、公路危桥12座,修建农村公路393公里,加快推进“气化乡村”和电力改造工程,实现5G基站全覆盖,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
责任领导:朱希炎、黄河
责任单位:区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工信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国网电力公司淮阳分公司
32.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责任领导:齐长军、黄河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淮阳分局、产业集聚区、各乡镇(场)
33.深入推进“拆违治乱”“三合一场所”整治,规划建设乡镇农贸市场,提升乡镇形象。
责任领导:董鸿、王乾辉
责任编辑:(淮阳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