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呈现高发态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财产安全。为切实提高辖区群众防骗识骗能力,有效遏制诈骗案件发案势头,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白楼镇镇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群众的“钱袋子”系上了一条“安全绳”。
(一)精心组织,破解电诈难题。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防电诈工作领导小组,各行政村也相应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同时坚持周分析、月研判辖区内电信诈骗发案情况,做到精准分析,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二)“三个紧盯”,突出宣传重点。一是紧盯宣传方式。利用23个行政村的大喇叭早中晚进行宣传,悬挂防电诈条幅30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5000余张,每户一份防电诈挂历,每户一张明白卡,专人负责,宣传到户到人;同时充分利用建立的村民群和反诈骗微信群,推送防诈骗常识、分享防诈骗案例,全面增强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二是紧盯重点场所。利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大街治理等专项行动,将防电诈宣传工作触角延伸到学校、企业、沿街门店等各个社会“终端”,推动防电诈工作向纵深开展。三是紧盯重点人员。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单身男青年这些易受骗群体集中到一起,讲解真实案例中的作案手段和常用套路,反复宣传,反复提醒,使他们做到不轻信、不透漏、不转账,最大限度的减少电信诈骗发案率。
(三)找准路子、扎实开展金钟罩小程序注册工作。一是要求村组干部深入一线,采取入户的方式,注册金钟罩小程序。每户邀请一名“明白人”注册,然后由“明白人”将全家人的手机号添加进金钟罩小程序,达到安全全覆盖。二是积极与金钟罩程序公司联系,为23个行政村分别制作了专属二维码,方便行政村进行扫描注册。镇里对各村注册人数一天一排名,并通报至干部微信群中。三是镇党政办和派出所抽派人员不定期入村督查,发现一户未注册金钟罩小程序的,扣除行政村办公经费50元,累加计算,上不封顶。
(四)严格奖惩,拧紧责任螺丝。白楼镇将防电诈工作纳入了行政村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后三名的行政村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经镇党委会研究,制定了《防电诈奖惩办法》。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支部书记大会检讨,扣除办公经费1000元;发案两起的,片长大会检讨,支部书记降为副支书,专门负责防电诈工作,并扣除办公经费1000元;发案三起的,片长、支部书记就地免职,挂片领导取消分工;全年未发生电诈案件的行政村,奖励工作经费一万元。同时对于派出所破获电诈案件,做好充分的后勤保障。
截止目前,白楼镇发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9%,通过金钟罩小程序成功预警26起电信诈骗案件,劝阻汇款100余万元。
下一步,白楼镇将持续立说立行抓创新、“重拳整治”反电诈、尽心竭力办实事,用实际行动捂紧群众的“钱袋子”,竭力打造平安和谐新白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