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周口市淮阳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 淮阳区人民政府 时间: 2023-04-20 16:47:5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淮政20235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周口市淮阳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农场、原种场,区政府各部门:

《周口市淮阳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4月20日


周口市淮阳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重要支撑,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根据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商流通发〔2021〕99号)精神和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乡振兴局关于在全省范围内优选一批县(市)首批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试点工作要求,结合淮阳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分层分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

二、发展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淮阳区“十四五”市场体系建设、农业农村、供销、邮政等发展规划,通过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重点、行政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到2023年底,新建1个城区综合商贸服务中心,改建18个乡镇商贸中心、100家新型乡村便利店。基本实现城区有连锁商超、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等商业网点建设,达到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商贸服务中心、快递行政村全覆盖。

三、基本原则

(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资源下沉。利用区级财政资金,支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公平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鼓励各乡镇办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县域商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二)补齐短板,整合提升。加强资源整合,做好与电子商务进农村、城乡高效配送等工作衔接,充分利用现有商业设施,补齐短板,打通堵点,加快完善县域商业设施,畅通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县域商业体系。

(三)立足实际,分类实施。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分布、市场需求、商业基础等差异因素,按照立足实际、适度超前、侧重服务原则,合理确定商业网点布局、功能业态、数量规模、辐射范围等建设内容,不搞大拆大建,避免商业过剩和同质化竞争,适应乡村振兴要求。

四、主要任务

(一)健全农村流通网络

1.提升县城商业设施。发挥交通区位好、消费潜力大等优势,先试先行改造提升一批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商场超市和物流配送中心,强化城区综合商业服务能力,推动县乡村商业联动转型升级。支持新建改造县域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完善标准化的仓储、快递分拣仓、冷库等设施,引入零担专线、城乡配送、快递分拣、冷链等经营业态,满足统仓共配要求,提升县级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服务功能、辐射能力,打造县域物流配送体系核心枢纽。(责任单位:商务局、邮政局、城投公司

2.完善乡镇商贸中心。鼓励企业通过自建、合作等方式,以乡镇集贸市场、大中型商超等为基础,建设改造一批服务人口不低于1万人、辐射半径5公里以内、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商贸中心,推动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发展。充分考虑消费水平差异,力争商品品类齐全,高中低档商品分类分区、错位经营,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餐饮、图书、健身、停车场等专区,力求“设立一个点位、繁荣一片区域”。(责任单位:商务局、各乡镇办)

3.改造农村商业网点。鼓励支持电商、物流、连锁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特许加盟、联营联销、供应链赋能等方式,改造提升现有夫妻店、小卖部等传统网点,发展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为农民提供日用生活必需品、基本农资等商品购买以及电商、快递收发、生活缴费、农产品上行、涉农信息等服务,满足农民便利消费、就近销售需求。鼓励和支持邮政企业建设综合服务站点,并与乡村便利店实现寄递收发等资源、功能、服务整合共享。(责任单位:商务局、邮政淮阳分公司、各乡镇办)

()完善农产品市场交易网络

4.做强农产品综合市场。提升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的运营水平,积极培育引导久鸿万洋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力争年交易额达突破50亿元。着力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加工配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形成枢纽型、战略型和企业集聚型的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区域配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打造全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大节点。(责任单位:商务局、发改委、农业农村局、供销社,各乡镇办)

5.做大特色农产品产地市场。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等特色产品产地市场功能,立足“培育大产业、招引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创建大品牌、融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稳步增收,走出了具有淮阳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发展之路。目前,淮阳西红柿融合示范园项目规划占地1020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3亿元,是集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示范、观光休闲、农耕体验、文化传承、研学培训、农业商贸等八大功能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进商产融合,完善展示体验式、交流互动式服务业态,提升价格形成、信息服务、物流集散、品牌培育、科技交流等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商务局,各乡镇办)

6.做优乡镇农贸市场。持续开展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标准化改造、“马路市场”安全隐患整治,逐步取消露天交易和占道经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卫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确保干湿经营分离、生熟产品分开、规范活禽宰杀,保证食品安全。(责任单位: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公安局,各乡镇办)

7.增强农产品高质量供给能力。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定在100万亩以上。稳步发展现代农业,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合理调整粮经结构,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规模保持在10万亩以上;加强牛羊、生猪、鸡等畜禽产能建设,畜禽饲养量保持在200万头(只)以上。(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各乡镇办)

8.增强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支持农产品产地拓展延伸产业链,建设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集配中心、产地仓等,鼓励研发应用产后初加工、精深加工设施设备,完善检测、预冷、分选、加工、冷藏、配货、追溯系统等基本功能,实现统一分选包装、统一检验检测、统一装卸配送,提高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商务局,各乡镇办)

9.增强农业品牌培育能力。深入推进“生态淮阳·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发展“e家陈州”认证品牌,打造黄花菜、大蒜、花生等传统优势品牌和特色优势品牌。做大做强“e家陈州”品牌经营主体,通过生产、加工、存储、流通、销售各环节数字化监管,打造全省一流产品、一流品牌,实现品牌“一网运营”。持续开展“1+N”品牌宣传推广,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加大推广力度。鼓励品牌农产品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农产品线上销售专区,拓宽品牌宣传渠道。(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商务局)

10.增强农产品市场公益性保障能力。对具备条件的产地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可通过回购回租、政府直接入股公建配套等方式,使其具备公益属性。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市场,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签订协议,明确财政资金用途和要求,待条件成熟后,将先期投入的财政资金转为参股入股,逐步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责任单位:商务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供销社,各乡镇办)

11.增强农产品冷链流通能力。支持产业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形成直采基地、专业运输、集中仓储、专柜销售的全程冷链供应链,降低流通损耗、保障食品安全,力争2025年全县各类冷链静态库容达到6万吨。(责任单位:发改委、农业农村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住建局、邮政淮阳分公司,各乡镇办)

12.增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能力。支持产地市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带动餐饮企业、机关食堂、电商平台、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铺设产销“快速路”,建设“产地仓”“销地仓”,对接“田头仓”。支持企业在省外设立农产品销售服务中心或展示展销中心,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多渠道产销对接和品牌宣传,促进品牌农产品销售。(责任单位:商务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办)

()丰富农村消费市场。

13.优化农村消费品市场供给。支持商品服务优、信誉口碑好、活跃用户多、吸聚效应强的商贸流通企业,采取政策引导、资金补贴、企业让利、优化环境、营造氛围、造势宣传等措施,持续开展消费促进活动。鼓励生产企业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日用消费品、大家电、家居等,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责任单位:工信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发改委、商务局,各乡镇办)

14.优化农村生活服务供给。支持举办地方特色美食节和烹饪技能大赛等促销活动,结合重点展会开展消费融合活动,围绕游、购、娱、食等持续推动夜间消费促进活动。依托乡镇商贸中心、农村集贸市场等场所提供餐饮、停车、健身等服务,利用村民活动中心、夫妻店等场所提供理发、维修、废旧物资回收等便民服务。(责任单位: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供销社,各乡镇办)

15.优化县域文旅服务供给。鼓励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采取合作社经营模式,合理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遗产资源,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独具特色文化旅游业态产品,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产品,推出一批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线路,为城市居民消费群体提供高品质、差异化文化旅游服务。(责任单位:文广旅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商务局,各乡镇办)

()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16.培育一批商业骨干企业。依托邮政、供销、国营或集体商业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子商务进农村承办企业、农产品市场、综合商超等流通主体,发挥企业在保障消费品和农资市场供给、带动农村市场发展示范、引领业态创新、扶持农村个体商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其通过组织创新、资源整合做强做大,推动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为农服务精准化。(责任单位:商务局、工信局、邮政淮阳分公司,各乡镇办)

17.培育一批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利用淮阳区国家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师资团队等开展品牌设计、市场营销、电商应用等专业培训,强化实操技能,使参训人员“会上网、会开店、会营销”,以“特色+电商+产业”形式打造“产供销”一体的电商直播基地。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载体。(责任单位: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教体局、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妇联、总工会、共青团,各乡镇办)

()创新流通业态和模式。

18.支持企业开展供应链赋能。整合企业供应链、信息、品牌优势资源,打造开放共享的供应链平台,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更多区域零售商、中小企业、个体商户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销售分析、库存管理、店面设计等服务。(责任单位:商务局、邮政淮阳分公司)

19.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县乡村三级体系作用,强化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统筹能力,为电商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运营公司等提供市场开拓、资源对接、业务指导等服务。引导电商平台投放更多种类工业品下乡,弥补农村实体店供给不足短板。推动各大电商平台下沉开展“田间地头”直播,帮助当地优质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把电商销售变成文化展示台、乡村振兴故事会。通过电商挖掘整合、网红推介营销,形成有产业、有品牌、有亮点的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鼓励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益农信息社、村邮站、供销社等多站合一、服务共享。(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农业农村局、邮政淮阳分公司,各乡镇办)

20.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立以县城物流公送中心为中枢、村级服务站为末梢的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支持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揽件,建立完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推进邮快合作下乡进村工程,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数据互联。(责任单位:商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邮政淮阳分公司,各乡镇办)

()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21.加强农村市场执法监督。充实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组织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提升改造现有数据化监管平台,夯实智慧监管基础。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聚焦农村教育、医疗、养老、餐饮、供电、供水、旅游、农资等重点行业领域,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畅通农村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办)

22.加强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围绕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加大检查力度,依法查处销售掺假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行为。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商务局、供销社,各乡镇办)

五、保障机制

23.加强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统筹布局商业设施、城区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物流中转站)、农村商业及物流末端网点。编制商业网点布局专项规划,注重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制定县域商业建设标准体系,立足实际,明确商业设施、业态的结构和功能,根据淮阳人口结构、收入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情况,实事求是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加强分级分类管理。(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

24.便利交通运输。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整车合法装载运输全国统一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内的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提高通行效率,减少拥堵,便利群众。(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

25.加强财政投入保障。统筹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等现有专项资金或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域商业领域发展。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县域商业设施、农产品产地流通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投入保障范围,加大责任单位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开展项目建设、完善商业功能。(责任单位:财政局、商务局)

26.创新投融资模式。采取与建行、农行、工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银企合作,深化信息协同和科技赋能,为县域商贸、物流、供销等领域企业和合作社提供资金结算、供应链融资、财务管理等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县域商业实际使用场景,开展抵押、担保及信用类小额贷款业务。加强信贷产品创新,持续做好融资服务。(责任单位:金融服务中心)

27.完善标准统计等相关制度。对农产品市场分级管理,建立健全农村消费相关指标体系,加强农村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统计工作,完善发布内容。(责任单位:统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28.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区商务局牵头,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供销合作、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多部门参与的县域商业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定期研究重大事项,形成政策合力,统筹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商务局,各乡镇办)

29.强化指导考核。将县域商业建设主要目标纳入乡村振兴年度考核体系,加大指导和考核力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量化考核结果,做到奖优罚劣。依托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本地商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按年度分解细化任务安排,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办)

30.加强总结推广。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专题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等,完善课程教材,加强师资建设,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扩大县域商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参与度。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加强相互交流与借鉴,增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办)

 

附件:1.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工作制度  

2.淮阳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1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工作制度

 

为加强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村消费提质扩容,经区政府同意,区商务局会同有关单位建立淮阳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以下简称机制)。现制定协调机制工作制度如下:

一、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依照省商务厅、市商务局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一)传达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

(二)研究分析县域商业发展形势,提出政策建议和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推动政策措施落实;

(三)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二、成员单位

协调机制成员包括区商务局、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公安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局、区乡村振兴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淮阳支行、邮政淮阳分公司、区供销社、区城投公司,各乡镇办,区商务局为牵头单位。

协调机制由区政府党组成员、总工会主席丁永华担任召集人,区商务局负责同志担任副召集人,其他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为协调机制成员。协调机制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协调机制确定。协调机制可根据工作需要调整成员单位。

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承担协调机制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商务局局长杨勇担任。

三、工作规则

()推进机制工作规则

1.推进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由召集人或召集人委托副召集人主持;

2.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提出召开会议的建议。在推进机制会议召开之前,可召开办公室会议,研究讨论推进机制会议议题和需提交推进机制议定的事项及其他有关事项;

3.专题研究特定事项时,可视情况召集部分成员单位参加会议,也可邀请他相关部门、乡镇负责同志和专家参加。

()办公室主要工作

1.根据推进机制议定事项,形成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机制会议纪要,印发各成员单位落实;

2.加强调度,指导督促乡镇办及有关单位落实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汇总整理各乡镇办、各部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政策建议,以工作简报等形式报送有关方面,推动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办根据形势发展,及时研究完善政策措施;

4.完成推进机制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工作要求

(一)区商务局牵头做好推进机制各项工作落实;

(二)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推进机制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提出具体工作方案和建议,指导本系统开展工作;

(三)加强沟通,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推进机制作用,共同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进机制办公室要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情况。

 

 

 

 

 

 

 

附件2

 

淮阳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长:丁永华  区政府党组成员、区总工会主席

副组长:    区商务局局长

宋振武  区财政局二级主任科员

梅怀林  区乡村振兴局副科级干部

 员:郑凌霄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区发改委总经济师

吴长侠  区工信局副局长

许明伟  区公安局副局长

   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张冬琦  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刘启程  区文广旅局副局长

   中国人民银行淮阳支行副行长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李霄枫  区邮政淮阳分公司副总经理

   区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

贾从鑫  区城投公司副总经理

张华伟  区金融服务中心副主任

杜晓勇  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副主任

   新站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张金磊  朱集乡副乡长

张高峰  豆门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李志远  鲁台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窦颖晨  冯塘乡副乡长

   刘振屯镇副镇长

   王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大连乡副主任科员

   葛店乡副书记、人大主席

苏诗涵  城关镇副镇长

   齐老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刘洋君  曹河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李福宏  郑集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郑瑞清  黄集乡组织、统战委员

   四通镇副镇长

   临蔡镇武装部长

张炳文  安岭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史家俊  白楼镇宣传委员、副镇长

   柳湖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杨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朱庆华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淮阳区人民政府管理员